[ 鄭蔚, 2016-08-31 ]
??????? 2008年3月,原蘇化集團熱電廠的煙囪定向爆破,幾秒種的時間,那高高聳立的80米煙囪瞬間消失在視野中。我親眼看到了這一情景,心中無限感慨。。。。。。從1984年底進入蘇化廠熱電站工作,彈指一揮間,已經過去二十幾年了。我們這一批員工經歷了很多,也見證了蘇化熱電站的變化和發展。
? ? ? ? 當初從學校畢業踏上工作崗位,就是沖著化工廠熱電站的煙囪而來的。住在南環新村,一眼就能望到那高聳的煙囪,上班離家近,而且熱電站當時正在籌建招工,于是毫不猶豫就報名,招聘錄用成了蘇化的一員,那一年我不滿二十歲。
? ? ? ? 那時的熱電站3爐2機,每個運行班基本都是些新進廠年輕人,加上1、2個老師傅,人員配備比較足。當時學習氣氛很濃,大家對專業技術的學習,求知若渴。通過集中上課培訓,在老師傅的指點下,不久就上崗操作了。兩臺背壓汽輪發動機組,承擔了整個蘇化廠的供電供汽任務,由于受到用汽量的制約,機組不能滿負荷發電,電量缺口比較大。于是在1987年,熱電站又擴建新增一臺鍋爐、一臺凝汽機組,解決了供電不足,降低了化工生產成本。從一開始的3爐2機,到1996年的4爐4機,熱電站經歷了幾次擴建增容,基本達到汽電平衡,使經濟性最大化。技術改造項目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,更使熱電生產的經濟性有了進一步提高。為了降低開循環水系統大閥門的工作量,我們土法上馬,用小型電動機帶動皮帶轉動閥門;為了減少循環水中的微生物,提高水質,增加了加氯裝置;為了提高冷油器的冷卻效果,在出水管上加裝直通水管,增加冷卻水出水流量;為了提高凝結水泵的出力,將凝結水泵入地2米,增加壓強,提高了機組的發電效率;大功率的設備,改為變頻電動機,不僅降低了啟動電流,減少大電流對電機的沖擊,還可以在生產運行中根據需要調節,降低能耗;水膜除塵器的投入,減少了鍋爐灰渣的排放,提高了環境質量。那些技改項目有的是借鑒了同行的先進經驗,有的是采納的員工合理化建議,是大家智慧的共同結晶,“穩發多供保安全”是熱電廠員工牢記的守則。那時的熱電站工作環境是全公司最好的,我們以熱電人自豪。最引以為傲的是,熱電站的幾棵香樟樹,從建站開始種植,十幾年的光景,它們已經枝繁葉茂,郁郁蔥蔥,樹尖已經到控制室的窗口了。我們這批職工也逐漸成了熱電站的老員工了,也帶了不少徒弟了,這一年我已經過了而立之年。
? ? ? ? 隨著市政府化工生產“退城進區”的部署,蘇化集團將整體搬遷。2005年在東沙化工區,張家港公司熱電廠的二臺70噸硫化鍋爐和三臺6000KW的抽凝機組率先投入運行,鍋爐的容量提高和工藝的改變,不僅降低了成本,還減少了煙塵的排放,達到環保要求。控制室為機、電、爐三個專業集中控制,操作系統都是遠程控制,不僅提高了安全系數,還降低了工作強度。涼水塔、電除塵器是以前老廠從沒有見過的,循環水站,一、二級泵房,除鹽水站,煙囪等設備,張家港公司都是比較先進,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,工人心情舒暢。之后的2年,張家港公司熱電廠有增加了一臺鍋爐和兩臺汽輪發電機組,不僅為本公司的生產提供電、蒸汽等能源,還為周邊的化工區企業供汽,為電網供電,經濟性日益凸顯。隨著張家港公司基建的完工,生產裝置逐步投入運行,老廠區生產裝置在2007年8月底全部停止運行,原來的蘇化集團在老廠區的生產被畫上了一個句號。設備停止運行后,隨即進行拆除,那些設備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。
? ? ? ? 我是個比較懷舊的人,我們進廠就在熱電站工作,那些設備、管道陪伴我們走過了許多難忘的時光,我們從青年步入了中年,同時我們也是熱電站變遷的見證人,看著它們逐漸消失在視線中,看著一臺臺設備被拆除、運走,那些香樟樹也早已移至別處了。當煙囪轟然爆破,我的心情很復雜……我知道,這一切都將深深的留在記憶中。當初我是沖著煙囪進蘇化廠的,而當時我又是熱電廠唯一一個看著它消失的人。這一年,我已經過了不惑之年。
? ? ? ? 我忘不了那些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們,他們有的離開了公司,有的還在在張家港公司工作。有時我們也會聚聚,大家討論的話題中總會有我們共同熟悉的熱電站經歷;我們留戀在一起工作的美好時光,大家團結互助,彼此合作,為蘇化建設灑下汗水,留下美好的回憶,因為我們都是蘇化人,蘇化情結已經在我們內心烙下了深深的印記。現在的我已不再年輕,三十的光景,伴隨著轉身,伴隨著起點,能夠永恒的只是在我們記憶深處的瞬間,因為我們共同見證蘇化的發展歷程。